在业内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脐带血这一重要生物资源的价值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高度重视。近日,围绕脐带血相关话题,医学知识网站丁香园邀请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黄宁教授为我们阐述了脐带血的宝贵性、留存脐带血的重要性。黄教授表示,脐带血的价值像巨大的冰山,我们目前所见只是小小的一角。
同为治疗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恶性血液疾病的有效手段,脐带血干细胞移植与骨髓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被放在一起比较。在黄宁教授看来,在脐带血干细胞的所有优势中,最有价值的一个是:在施行异体移植治疗时,随时可取用。
以需要施行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急性白血病为例,患者病情危重、进展快,如果选择骨髓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异体移植),需要在严格筛选配型后,紧急联系配型相符的捐献者,然后尽快采集其干细胞。这个过程中,捐献者可能因为联系方式的变迁而失联,也可能因为距离太远或有其他事情而无法尽快赶来,甚至有的捐献者反悔先前的登记而拒绝捐献。
黄宁教授指出,以上情况在临床中时有发生,很多患者虽然找到了合适的配型却一直等不到那份救命的干细胞。而如果选择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与骨髓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信息登记的虚拟储存方式不同,脐带血干细胞就在脐血库里实体储存着,有需要时随时可取用,不需要再花费时间联系捐献者,也避免了因抽骨髓、抽血而导致捐献者痛苦等伦理问题。
另外黄宁教授还指出,脐带血干细胞由于不与外界环境接触而抗原性较弱,对配型的要求相对较低;相应的,患者在移植术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一并发症的风险及程度均较低。
正规储存 20 年,脐带血干细胞依然活力十足
虽然说能够随取随用,但是有人对其价值表示担忧:脐带血一直放体外储存着,里面所含的细胞会不会慢慢失去活性?对此,黄宁教授表示,在正规脐血库中,脐带血是严格储存在 -196°的液氮中,在这一温度下,细胞处于休眠状态,故从理论上来看是可以做到永久储存的。
据了解,全球第一家脐血库成立于上世纪 90 年代,也就是说脐带血储存的历史仅有 20 多年。而目前已有大量临床数据显示,保存 15 年、20 年的脐带血干细胞依然拥有充足的活性。比如,2017 年 4 月,北京市脐血库复苏的一份 1998 制备冻存了 19 年的脐带血,经检测其细胞活性为 97.16%。
因此,黄宁教授指出,目前来看,脐带血储存 20 年以上是完全不影响治疗的,至于能否如理论推测的储存更久的时间,我们需要让时间来自行验证。
此外,黄宁教授还强调,脐带血在入库之前的工作是确保有效储存的前提。她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产科医生完成的采集工作,需要确保无菌。另外运输也很重要,运输时间越短,细胞的活性保持得越好。至于到了脐血库,专业的技术人员在通过检测确保脐带血未被污染后,会用最高效的手段来储存脐带血。
脐带血的价值,目前所见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自 1988 年全球首例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成功以来,人们对脐带血的关注越来越多,相关研究越来越深入。目前脐带血已经不仅限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还可用于治疗一些实体肿瘤,以及出血性膀胱炎、糖尿病、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等。另外,对于移植术后常见的 GVHD、肠出血等并发症,脐带血也有公认的、显着治疗作用。
然而,在黄宁教授看来,如果把脐带血的价值比作一座巨大的冰山,那么我们目前所涉猎的其实只是这座冰山露出海面上的小小一角。脐带血更多更高的价值尚待我们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去发现,用更高的科技去努力挖掘。
展望未来,黄宁教授大胆预测,在疾病治疗方面,脐带血可能被更广泛、更深入地用于各种组织、器官的修复、再生,比如用脐带血干细胞诱导生产一个新的肝脏,从而替代异体肝移植。此外,黄宁教授还表示,对于各个系统的遗传性疾病,未来可开展基于自体脐带血的基因修复治疗,从而让疾病得到更彻底的治愈。
相信随着干细胞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随着生物相关科技水平的提高,这一切在不久的将来都将成为现实。作为中华医学会山东省干细胞应用学组副组长,黄宁教授呼吁,虽然目前我们在脐带血领域的发展已比较先进,但我们仍需要更加重视脐带血保存,加强研究投入,进一步提升脐带血领域的发展水平,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不落后,并在全球该领域掌握更多话语权。
最后,对于脐带血储存,黄宁教授表示,如果家庭条件允许,不妨把脐带血作为一份礼物给孩子留下来。18 年后待孩子长大成人,原自存协议正好到期,此时再由孩子决定是否继续储存或选择捐献。而无论是自存还是捐献,只要能把脐带血留下来,就能够为国家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为主的众多患者多增加一份生的希望。
(文章来源:丁香园)